一提到手抖,大家可能会先想到是帕金森病。确实,帕金森病患者的首发症状就是手抖,大部分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手抖这一现象。生理性手抖也在静止时出现,但其抖动的幅度小而速度快,且常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那么,手不时的出现颤抖是怎么回事呢?
帕金森病引起手不时的抖动
手抖是帕金森病的首发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一侧手脚无法自控地抖动,并且这种抖动在静止时非常明显,在活动时减轻,那就要警惕可能患上帕金森病。同时,帕金森病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表现,拇指与食指每秒会有3~4次的对合动作,就像“搓丸子”一样。如果有这个典型表现,就千万别大意。
手抖分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
1. 生理性手抖动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
2. 病理性手抖,医学上称“震颤”;是指手不随意的颤动,常为永久性的。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其中静止性手抖是肌肉在放松的情况下,即安静的状态下出现的手抖。这种手抖在睡觉时就可消失,手抖速度为4—6次/秒,是比较有规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
此外,心理因素也会引起手抖。有些人在有陌生人在时,或者精神特别紧张的时候出现手抖,这属于心理焦虑所引起的。他们经常会因此害怕手抖,在事情没发生前就会开始担心,结果手真的抖动起来。在预期性焦虑症中,引起心理反应的症状的焦虑会加剧或导致症状的产生。而症状的出现又进一步强化预期性焦虑,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温馨提示:如果您看了本文后仍有什么不清楚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地方,可点击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进行了解。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全体成员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