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旦出现了手抖,首先就会想到是否得了帕金森病。医学术语中称抖动为“震颤”,帕金森病典型表现是静止性震颤(静止时一侧手、脚颤抖),然而其他疾病和某些生理状态也可引起手抖,不同原因导致的抖动也各有特点。
常见的手抖原因
1、特发性震颤:常常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多在 45 岁之前发病,以震颤为未一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加重。与帕金森病相反,特发性震颤的患者在安静不动的情况下通常不出现震颤,绝大多数是活动或做某个动作,如拿筷子夹菜、倒水、喝水、写字时出现震颤,两只手同时发病,并且震颤范围逐渐扩大,常常还伴有头部震颤。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等情况下更加明显,休息时症状缓解。
2、药源性震颤: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患者,不恰当的服用某些药物如桂利嗪、氯丙嗪后,也会出现手抖症状,停药后一般好转,继续用药可加重。因此,在服药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谨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不可擅自加药、停药,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就诊。
3、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也是引起肢体抖动的常见原因,如果在手抖的同时,出现了消瘦、多汗、突眼、心跳加快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
4、低血糖:长时间饥饿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当时,可导致低血糖,一般也会出现手抖,还可能出现冒冷汗、心慌、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在补充糖分或进食后这些症状都会缓解。
5、小脑病变:小脑病变患者可出现“意向性震颤”,表现为患者越接近目标物体,手抖动的越明显。此外,还可出现眼球震颤、言语改变以及站立行走不稳等小脑共济失调的表现。
6、酒精戒断症状:长期饮酒者处于戒酒期间可能出现全身肢体抖动,同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精神异常、幻觉等表现,称为戒断症状。
7、生理性震颤:常出现于生气、焦虑、紧张、恐惧和极度疲劳等情况,情绪平复或休息后自行减轻或停止,通常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由以上情况可见,“手抖”需要鉴别的疾病还是不少的,除了帕金森病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疾病,一般进行对症、对因处理都会改善。通过介绍,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