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是老年人的常见现象,也是帕金森的典型表现。但是有的年轻人两只手也会不自主的抖个不停,吃饭、写字都受到严重影响,令人非常苦恼。那么,年轻人手抖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得了帕金森呢?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医生指出,医学上将手抖称为震颤。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病根多在大恼,因某种疾病使大脑负责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从而引起震颤。年轻人如果出现手抖的情况,要注意是不是由于情绪紧张、激动、恐惧而引起,如果排除这种因素之后,要警惕青少年型帕金森的发生。特别是伴随有行动迟缓、肌强直的情况,应注意在医院进行检查。
什么是青少年型帕金森?
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是指发病年龄小于等于40岁的帕金森病,又称早发性帕金森病。其中21岁之前发病的为少年型帕金森病,21岁之后发病的为青年型帕金森病。
青少年型帕金森病较少见,发病率占帕金森病人数的5%~10%,在欧美中约为5%,在日本约占10%。其与晚发型帕金森病相似,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青少年型帕金森病具有较明确的遗传易感性和家族聚集性,其阳性家族史多于晚发型帕金森患者,提示遗传因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环境因素与早发型帕金森的关系尚有争议,有些研究发现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相较于晚发型患者,既往脑外伤史的比例更高,有运动习惯的患者比例更低。
青少年型帕金森的症状表现
运动症状
青少年型帕金森病首发症状不典型,以强直、运动迟缓多见。有些早发型帕金森患者的发病形式较为特殊,尤其是少年型帕金森综合征,可以肌张力障碍形式发病,特别是足部肌张力障碍。
青少年型帕金森与晚发型帕金森的症状基本相似,以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三联征为主要特征,强直及运动迟缓较震颤明显,震颤多以姿势性震颤为主。病程进展较慢,对药物反应较好,但较早期便可发生运动并发症,如异动症、“开关”现象等。
非运动症状
青少年型帕金森的认知保留相对完好,认知下降出现时间较晚,情绪及行为障碍表现较为明显。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易激怒等,对患者工作、婚姻、人际交往、经济的影响较大。行为障碍主要有强迫性增加药物剂量,不仅仅限于抗帕金森药物,撤药作用明显;贪吃,赌博,强迫性购物,性欲亢进等冲动控制障碍表现;刻板动作等。
在睡眠方面,有研究发现青少年型帕金森病的患者睡眠较少受到影响,包括多梦及白日嗜睡均比晚发型帕金森病患者少见。
多个对青少年型与晚发型帕金森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常表现为便秘、尿频尿急、体卫性低血压、出汗增多等)方面的差异性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有研究认为青少年型流涎、便秘等较常见,而有些则认为自主神经受累较轻。
医生提醒:帕金森虽然在中老年人群当中较为多见,但是近年来年轻人患病率也在逐渐升高。因此,当年轻人出现相关症状表现的时候,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接受规范治疗。如有疑问,可拨打成都西南脑科医院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全体人员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