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帕金森自测中心 > 手抖 >

老人手抖怎么回事?如何预防?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有些老人一发现自己出现手抖现象,就担心自己患上了帕金森疾病,其实,手抖并不是帕金森病的“专利”。成都西南脑科医院赵俊辉医生表示,甲亢、特发性震颤、小脑病变等都可引起手抖,一旦出现手抖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辨清帕金森病症状,谨防误诊误治。

  赵俊辉医生介绍,帕金森病的手抖,是静止性震颤,也即手在静止位时出现或明显,患者拇指与食指有节律的震颤形成“搓丸样”动作,震颤频率4~6次/秒。往往从一侧手开始,影响一侧上肢、下肢及对侧肢体,后期也可以影响头部、下颌,伴有肌肉强直和动作迟缓。

  此外,帕金森病患者容易跌倒、并因跌倒而骨折,多发生于病程后期。因患者有姿势障碍,颈部和躯干的肌肉强直,形成患者头前倾、躯干俯曲的体态;四肢的强直,尤其下肢肌肉强直,使得患者行走时感肢体沉重、僵硬,动作慢,步伐小,不能及时止步容易跌倒,转身困难容易跌倒。

  但因害怕跌倒,选择整日躺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这种行为并不合适,对帕金森病是不利的,会加重患者的运动障碍。医生提醒,帕金森病患者应该适当运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可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障碍。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帕金森?

  虽然吸烟、血尿酸增高亦降低患病风险,但鉴于吸烟、高尿酸血症的多种危害,不建议吸烟、高尿酸饮食预防帕金森病;高乳制品的摄入与患病风险有关,帕金森病高危人群可注意饮食调整;此外,在暴露于杀虫剂、重金属铅、锰等环境时,要注意防护。

  对帕金森病临床早期症状,如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便秘、抑郁焦虑等非运动症状及时干预,可以延缓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出现时间。睡眠障碍、便秘、抑郁焦虑这些非运动症状,也可针对性进行改善。

  帕金森该怎么治疗?脑起搏器技术有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被医学界公认为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脑起搏器植入术可适用于重度的帕金森病患者,脑起搏器植入术是通过发送微弱电流,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从而消除帕金森病的症状,使患者恢复自如的生活和自理能力。相比药物治疗、毁损术等方法,脑起搏器避免了各种各样的副作用,更安全、更有效。

  温馨提示:成都西南脑科医院作为一家专业脑病医院,以精湛技术和优质服务受到患者认可。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