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帕金森病,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患者的双手会不自觉地颤抖。事实上,震颤只是帕金森病的症状之一,而且并非的“抖抖手”都是由帕金森病引起的,把两者划等号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医生指出:帕金森病引发的震颤是静止性震颤,在静止时会较为明显,激动时会加重,活动中会减轻。这类震颤一般会从拇指及食指开始,有节律性,并且会慢慢发展至一侧上肢,甚至蔓延到身体其他部分,口唇和舌也会发生震颤。
特发性震颤也称为良性震颤,以上肢、头、下颌部、口唇部震颤为多见。
虽然帕金森病和特发性震颤都会表现为震颤症状,但震颤是特发性震颤的未一表现,而帕金森病除了震颤外,还有其他症状。
帕金森病引起的震颤容易发生在手部、下肢、躯干,而特发性震颤主要是在手部和头部。特发性震颤患者在做动作,比如夹菜、端水时更容易出现震颤,而帕金森病则正好相反,震颤多在静止状态出现。
因此,并非的手抖患者都是帕金森病引起的,长期慢性酒精中毒、某些甲状腺疾病,甚至年龄的原因,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手抖。
四大症状不可大意
那么究竟出现哪些症状时,需要警惕帕金森病呢?
“手指搓丸”: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较早期的表现,患者的单侧手指常常会出现类似搓丸一样的动作,其后会发展为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在静止时出现不自主的有节律颤抖。
“面具脸”:患者会感觉关节僵硬或肌肉发紧。当疾病影响到面部肌肉时,表情会非常呆板,甚至好似带了面具一般。当疾病影响到躯干、四肢及髋膝关节时,患者会出现特殊的屈曲姿势。
“小写症”:运动迟缓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上肢的精细动作如系鞋带、扣纽扣等会比以前缓慢许多,甚至无法顺利完成。写字也会逐渐变得困难,笔迹弯曲,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
“慌张步态”:帕金森病会导致患者行走时起步困难,一旦开步,身体前倾,步伐小而越走越快,且不能及时停步。行进中,患侧上肢的协同摆动会减少以至消失。有时还会出现转身困难,以至于要用连续数个小碎步才能转身。
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但是出现手抖应高度警惕帕金森的发生。帕金森危害极大,如果发现自己或是家中老人出现了帕金森表现,要及时进行专业检查和治疗,不可讳疾忌医!成都西南脑科医院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全体人员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