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手抖的原因很多,包括帕金森病、甲亢、特发性震颤等,具体为什么会出现手抖表现,要根据日常的症状表现和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之后,才能够确定。手抖不代表一定是帕金森,帕金森不一定会出现手抖,所以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忧和害怕。
引起手抖的原因众多
中老年人在不良生活事件刺激后,出现肢体抖动震颤,可在情绪平复后自行减轻或停止。多为心因素性震颤。该种抖动较显著的特点为一种发作性抖动,在诊断该病前首先需排除各种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肢体抖动。
如果抖动发生在写字,端水杯,夹菜或者在做精细工作时抖,静止时减轻或消失,同时在紧张、注意力集中、激动时颤抖加重,有一部分患者少量饮酒可减轻抖动,应首先怀疑特发性震颤(又称家族性震颤及原发性震颤)。
中年时期出现的肢体抖动,肢体静止性震颤明显,拇指与食指每秒4-6次的对合动作,又称为“搓丸样”动作。随病程的延长出现肢体僵硬、动作减少,行走不稳等症状。并且伴有流涎,翻身困难,便秘,嗅觉障碍,查体肢体肌张力增高,这个时候考虑为帕金森病。
生理性手抖动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随之消失。
如果在手抖的同时,伴有消瘦、多汗、突眼、心跳加速等症状,则应考虑为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要进一步到医院行甲功及甲状腺B超检查。
帕金森早期误诊率高
帕金森病的诊断比较复杂,医生需结合病史进行检查,甚至包括基因检查才能逐步加以明确。总体来讲,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还是靠临床。时间越长,确诊的几率越大,早期的病人,因为病症容易和其他疾病相混淆,误诊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帕金森病迄今为止不管是哪一种治疗方式,都只能控制疾病的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并不能让疾病停止发展。不过,通过及早规范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脑起搏器和脑立体定向仪技术都是很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温馨提示:为帮助帕金森患者及时了解病情信息,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开设了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医院全体人员竭力为每一位帕金森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