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医学上称为震颤。它仅是一个症状,它是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手抖主要表现为不随意的有节律性的颤动。临床上手抖分为: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回跳性震颤及震动性震颤等。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其病根多在大脑,皆是因某种疾患使大脑涉及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
由于帕金森的主要特点就是抖,因此出现手抖之后很多人就很担心是不是得了帕金森病。的确,帕金森病不仅仅是老年病,而且现在一些年轻人也会得。因为每个人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脑功能、神经系统功能衰退,当衰退比较严重,或者体内分泌的多巴胺不能够满足日常需要的时候,就会得帕金森病。
但是颤抖并不一定是帕金森病,还有可能是特发性震颤。
震颤不一定是帕金森
所谓的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又称家族性震颤及原发性震颤。它是较容易与帕金森病混淆的疾病之一。尽管临床上很多特发性震颤患者都被误诊为帕金森病,但实际上,两种疾病还有诸多不同。
特发性震颤绝大多数发生在活动时,较常见于持物时(比如拿筷子夹菜、倒水、写字),而在静止时震颤减轻或消失。
特发性震颤以震颤为未一症状,不会出现帕金森病的肢体僵硬、活动不灵等症状;而帕金森病则以行动迟缓为主症,伴随震颤、僵直等症状。
在震颤类型上,特发性震颤主要是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呈对称性(两只手同时发病),且震颤部位主要集中为手臂、手、头、下颌和语言,而帕金森病多为静止性震颤,不呈对称性,且多为手部搓丸样震颤(拇指与食指每秒4-6次的对合动作,又称“搓丸样”动作)。
引起震颤因素很多,需具体分辨
其实,震颤的出现和多方面的因素,除帕金森和特发性震颤可引起之外。也有可能是因吵架、生气等情绪诱发的心因性震颤:如中老年人在不良生活事件刺激后,出现肢体抖动震颤,可在情绪平复后自行减轻或停止。也有可能是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饥饿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发生生理性震颤:如常见于青年人的手抖。而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随之消失。还有可能见于其他疾病,包括:特发性震颤、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小脑疾病、长期酗酒、某些药物副作用等。
温馨提示:年轻人手抖相对而言不是那么常见,但是诱发因素很多,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之后才能具体明确是什么情况。所以,当出现手抖的时候不要惊慌,建议来院寻求医生帮助,避免盲目求医加重病情。成都西南脑科医院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医院全体人员将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