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帕金森自测中心 > 手抖 >

经常手抖控制不住是怎么回事?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发现家中老人控制不住的手抖,会让一家人都担忧不已。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帕金森的老人往往手抖如筛糠,所以,帕金森=手抖。那么,手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是不是帕金森呢?想要了解这些问题,那么就要对帕金森病有一定的了解。

  什么是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于其突出特点是静止性震颤,故又称震颤麻痹。

  那这个病有什么典型表现呢?可以简单总结为三个字——“抖、僵、慢”!

  1、抖:是指手、胳膊、小腿、下颌和面部不由自主地抖动;

  2、僵:是指肌肉变得紧绷,四肢活动的时候感到僵硬、沉重、不灵活;

  3、慢:指动作缓慢,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刷牙、洗脸等动作变慢,写字越写越小,走路时无法迈开脚步,而以小碎步前进。

  其他还有一些情绪不稳、抑郁等精神症状,以及汗液、唾液及皮脂分泌过多,常有顽固性便秘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这些都是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系统症状,在典型的运动系统症状出现之前就可能出现,也可能伴随运动系统症状持续存在。

  震颤、抖动确实是帕金森的表现,但是可引起这种表现的疾病也较多。比如说小脑病变、酒精中毒、甲亢等,其中还有一种与帕金森病抖动恰恰相反的病症——特发性震颤。因此,手抖并不一定就是帕金森,但是可以从手抖的一些特点、规律等方面来进行区分。

  帕金森的手抖特征

  与帕金森病有关的手抖被称为静止性震颤,因为它在手闲着的时候出现。与特发性震颤不同,与帕金森病有关的手抖有一定的节奏。

  对许多帕金森病患者来说,他们的震颤多由一侧上肢的远端(手指)开始,如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搓丸样动作,然后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下颌、口唇、舌头及头部一般均较后受累。

  一般震颤较为粗大,频率为4~8次/s(4~8Hz),能为意识暂时控制但不持久,激动及疲劳时加重,睡眠时消失。

  “手抖”并不是诊断帕金森病的必要条件,约30%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手并不抖。所以,当发现老人出现手抖表现时,不要盲目的下结论,建议及时在专业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症,尽早治疗。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欢迎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