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帕金森科普中心 > 治疗方式 >

帕金森患者每天吃药十几次,药物失效怎么办?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帕金森病让患者的肢体运动不受自我控制,颤抖、僵直、运动迟缓、走路困难等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工作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症状,让自己能够自理生活,过好每一个当下。但是随着病程延长,病情加重,药物治疗下降,不能很好的控制症状,这时该怎么办?44岁的刘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患帕金森病3年多,服药管用逐渐缩短,为求治疗,来到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就诊。

  患病三年多的刘先生

  刘先生3年多前出现左手酸软无力症状,伴有麻木感,后来逐渐加重并发展至右侧肢体。除了手脚无力麻木之外,他还出现了全身僵硬、行动缓慢症状。就医后,他被确诊为帕金森病。

  自确诊后,他一直口服美多芭、金刚烷胺等药物治疗,起初可有效缓解症状。但随时间推移,药效逐渐变差,维持时间也缩短。这时的刘先生四肢肌肉僵硬,穿衣服也穿不上,严重时更是连觉都没法睡,走路双腿拖曳,右脚内翻,行走、转身缓慢。帕金森病给他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也让他无法再工作。

  由于难以忍受帕金森病症状的折磨,刘先生开启了疯狂吃药模式。他从以前的每次半片加到每次1片,每天3次加到每天十几次。他本来以为多吃药可以更好地控制症状,没想到产生了异动症,每次异动持续30—40分钟。他自述异动发生时全身轻松,异动消失后浑身僵硬感加重,并伴有头晕、视物模糊、说话不清。

  今年,刘先生来到西南脑科寻求进一步治疗。

  医生说

  异动症是帕金森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通常表现为服用抗帕金森药物3-5年后,药效维持时间缩短或者同等剂量的药物药效变差。许多患者在调药之后仍然不能控制症状甚至出现一些副反应。这时建议手术治疗。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帕金森手术治疗不应等到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才考虑,因为这样就失去了较好手术时机,不能较大程度从术中获益。

  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适用于那些在充分的药物治疗下,运动功能障碍仍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有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形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药物的症状控制效果不能持续完整一天;

  出现药物引起的异动症、剂末现象并妨碍运动功能;

  药物不能控制的抖动;

  药物不能控制的肌张力障碍;

  病人的日常活动如工作、娱乐、家务等受到很大影响。

  医生会诊后建议他选择手术。一开始,刘先生对手术比较恐惧。他说:“紧张得很,我怕出不来。”术后,刘先生感概,没想到手术这么轻松、迅速。手术过程中可以和医生交流,按照医生的指示感受身体改善的程度。

  机器人手术

  通过CT和核磁共振融合,由机器人手臂立体定向,以高于0.1毫米的精度迅速、准确利用微电极定位帕金森患者脑内震颤和僵硬细胞准确位置,通过监测细胞水平信号,用导针对病灶核团进行调控,达到临床功能性恢复的目的。

  机器人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只需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下进行,大多数患者于术中即可见效,病情较轻者第二天可下床活动。

  手术持续了大约1个小时,手术结束的当天,刘先生吃饭就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端碗、拿筷子都不自在,吃饭很费劲。术后他的僵硬感减轻,转动手腕脚腕这些以前无法做到的动作变得轻松了,右脚不再内翻,走路姿势恢复正常,身体灵活度改善,行动更加方便自如。

  术前术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