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帕金森科普中心 > 治疗方式 >

【患者实录】帕金森6年,病情一度加重,她是如何不再手抖的?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患者病例

  于阿姨 帕金森6+年

  于阿姨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酸软无力,继而左侧肢体开始抖动,病情加重后,于阿姨起身翻身困难,夜晚睡不着觉,白天走路腿脚无力,要人搀扶,现病情发展到了右侧,上厕所都要人帮忙。

  去医院检查后,于阿姨被诊断为帕金森,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一直坚持使用药物治疗,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药效却降低了,加大药量后效果也仅能起效两个小时。为了更好的控制和改善病症,于阿姨和家人一起来到了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到我院时,于阿姨左下肢轻度乏力,行走姿势异常,伴有肢体僵硬行动迟缓。起步困难。入我院后,经医生会诊,决定为其实施左侧脑立体定向仪手术,解决左侧肢体抖动僵硬问题,术后于阿姨左侧肢体不再抖动,上肢灵活有力,走路也比术前好多了。

  问及治疗时的感受,余阿姨表示:“手术时间不长,做了手术后当时手就不抖了,感到非常的高兴。

  脑立体定向仪术

  通过CT和核磁共振融合,由机器人手臂立体定向,以高于0.1毫米的精度迅速、准确利用微电极定位帕金森患者脑内震颤和僵硬细胞准确位置,通过监测细胞水平信号,用导针对病灶核团进行调控,达到临床功能性恢复的目的。

  机器人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只需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下进行,大多数患者于术中即可见效,病情较轻者第二天可下床活动。

  医师链接:尹丰

  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导、航天中心医院主任医师、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特需医生。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功能与转化专委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分会青年会委员、第二军医大学A级优秀教员。1997年进入功能神经外科工作。2011-2012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和西雅图瑞典医疗中心进修。迄今完成包括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扭转痉挛等疾病在内的运动障碍疾病的外科治疗2000余例。承担和参与多项级和军内课题,成果荣获包括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内的多项科技奖励,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

  擅长: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疾病(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特发性震颤、梅杰综合征等)、难治性癫痫、顽固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神经损伤后疼痛、丘脑痛、癌痛等)、机器人辅助脑神经外科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