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帕金森科普中心 > 治疗方式 >

【患者实录】CRAS机器人手术后,帕金森阿姨解放了!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68岁的于阿姨6年多前出现左腿酸软无力、左侧肢体抖动的症状。之后,这些症状逐渐发展到了右侧肢体。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这是患了帕金森病。让于阿姨无奈的是,病情还在不断加重。她连起身、翻身都困难,晚上更是觉都睡不着,走路也总感觉腿脚无力,严重时需要别人搀扶,也无法独自穿衣服、上厕所。

  于阿姨坚持了6年的药物治疗,但是这两年来,药效慢慢变差。她在医生的指导下不断加大药量,却不见明显效果,每次药效仅能维持2小时左右。药效一过,她又要回到颤抖、僵硬、行动不便的状态。

  帕金森病的症状给于阿姨本人和家人都造成了诸多困扰。今年7月,家属带着于阿姨来到成都西南脑科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医生会诊后决定为其实施左侧肢体脑立体定向仪手术,解决左侧肢体抖动和僵硬的问题。

  脑立体定向仪手术

  通过计算机定位系统和核磁共振融合,由机器人手臂立体定向,以高于0.1毫米的精度迅速、准确利用微电极定位帕金森患者脑内震颤和僵硬细胞准确位置,通过监测细胞水平信号,用导针对病灶核团进行调控,达到临床功能性恢复的目的。

  机器人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只需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下进行,大多数患者于术中即可见效,病情较轻者第二天可下床活动。

  手术后,于阿姨左侧肢体不再抖动,手灵活有力,脚走路轻松。于阿姨自己感觉“走路比以前好多了”。吃饭、穿衣、走路等活动能够独立完成,生活自理能力恢复,这些改变让于阿姨十分开心。于阿姨说,症状好转,不仅解放了自己,也解放了家人。

患者手术后

  中国现有帕金森病患者近300万,居世界第一。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帕金森患者将达500万。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患病率1.7%,70岁以上患病率3-5%。帕金森病已成为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

  因此,我们要多关心帕金森病人。患者家属更应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中晚期帕金森病人随着病情加重,慢慢丧失自我照顾能力,生活上需要家人更多的协助和支持。家人应尽可能在居家设计上照顾帕金森病人。比如:卫生间适当的地方装扶手,让病人可以自己上厕所。准备一把平直靠背的带扶手的椅子专门给病人,坐下去以后再站立困难的病人需要硬的支撑和扶手的帮助。由于帕金森病人有平衡障碍容易摔倒,家里的地板好能平整一点,或者铺地毯。

  可喜的是,目前针对帕金森病的内科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的已取得较大进展。有十几年病史的病人还能生活自理、运动自如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帕金森病人不必过于担忧,科学正规的治疗是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

  医生链接:尹丰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组成员。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进入海军总医院,从事功能神经外科的基础研究和外科治疗工作。迄今完成包括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扭转痉挛等疾病在内的运动障碍疾病的外科治疗2000余例。曾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机械工业部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海军总医院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中青年人才奖。荣立三等功一次。入选海军总医院后备人才库,承担和参与多项级和军内课题,相关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

  擅长:痉挛性斜颈、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等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