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帕金森科普中心 > 治疗方式 >

什么是帕金森病治疗的良药?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在遭受身体病痛的同时还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及精神压力,容易出现情绪不稳、焦虑、恐惧或自暴自弃等问题。成都西南脑科医院的杨立群主任指出在治疗帕金森病的同时,需要家人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配合做好患者的心理及精神抚慰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他认为家人的理解和陪伴帕金森治疗的良药。

  杨立群主任强调疾病早期,患者有一定的劳动能力,生活能够自理,震颤也不显著,患者自己往往不太介意,心理上也没有太大的顾虑。随着病情的发展,劳动能力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下降,患者逐渐变得情绪低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有些患者了解到本病较终的不良结局,更会产生恐惧或绝望心理。

  此时,患者常常需要依靠配偶或已成家立业的成年子女,使患者除了遭受机体病痛外,还要体验到依附于别人的感觉,严重的可产生悲观失望或厌世轻生的心理。这就要求患者和家人都必须调整心态,尽可能多地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根据疾病进程、患者的功能状况、家庭具体的人文环境,制定周密的照料计划,分工协作、团结一致。

  家人应理解与尊重患者,肯定并鼓励其用勇敢的态度去面对各种困难,帮助其适应生活上的变化。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精神上的关心与支持。杨立群主任建议家人尽量发挥患者的能力,而不是抱怨患者的缺陷。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切勿包办代替,积极鼓励患者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及娱乐项目,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增加其自信心和成就感。充分利用家居环境的设计及辅助器材,以增强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至于选择何种运动方式、做多大的运动量应坚持个性化原则,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帕金森病患者易合并焦虑和抑郁,家人的理解和陪伴是患者较大的心理支持。尽量让患者独立完成更多的日常自我料理工作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患者更多地感觉自己被需要,这样既有利于患者的功能锻炼,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我感觉评估,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有较大益处。

  做好心理和精神抚慰的同时,家人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在患帕金森病的较初3至5年,服用药物可对症状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疾病中后期,患者就需要考虑手术疗法,患者和家人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以此改善症状。

  手术治疗主要有射频毁损术和脑起博器(DBS),但不是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做的,手术有一定的条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详细检查后再进行选择。

  手术链接: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脑深部电刺激术,主要通过手术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从而达到调控异常神经电活动的目的,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人动作迟缓、肌肉僵直及震颤等症状。脑深部电刺激术是一套精致小巧的微电子装置,植入体内不会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该方法已经成为目前帕金森病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温馨提示:如果你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欢迎随时点击咨询我院,或拨打热线: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