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帕金森科普中心 > 治疗方式 >

帕金森患者药物治疗应科学,切勿盲目用药

来源:成都西南脑科医院 点击拨打 点击咨询

  帕金森的致病原因至今未明,因此抗帕金森的药物并不是针对病因进行的治疗,而是一种改善症状的替代性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何时开始服药,曾经存在一些争议。有的观点认为,长期吃药会有很多副作用,晚点吃药可以推迟副作用的发生。成都西南脑科医院杨立群主任认为,如果患者症状非常典型,可以确诊为帕金森病,说明脑细胞已经受到了一定的破坏,这时候进行药物治疗,能够对脑细胞的破坏进程起到延缓作用,对于疾病长期的预后是有好处的。

  帕金森病的用药原则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遵循不擅自停药、尽量减轻副作用两个基本原则。杨立群主任建议患者用药尽量以较小的副作用,较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为目标,在此前提下药物的服用量越低越好。同时他指出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剂量要采用剂量滴定法缓慢加量,增加到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却无明显副作用的剂量为止,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尽量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得到较长期的控制。

  有的患者开始药物治疗后,仍有轻微手脚抖动、行动不便,就开始怀疑诊断有误,或用药不够,便擅自增加用药剂量或药物品种,这其实是一种用药误区。随着病情发展,需要的药物剂量越来越大,这是帕金森病的自然规律,因此吃药需要做到“细水长流,不求全效”,剂量尽可能小,长期规律地服用。

  杨立群主任认为药物起效的快慢是有个体差异的,但还是循序渐进,缓慢起效比较好,起效过快说明药量过了。而帕金森病的治疗目标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患者对治治疗果要求高,要求症状得到明显控制,让别人看不出来;有的患者只要求控制症状,正常生活就好。

  有的患者看到其他病友用药后效果好,打听是什么药物,甚至“以身试药”,盲目跟随用药。有的患者服药一段时间感觉效果挺好,为了好得更快,就擅自加药。还有的患者,坚决不用药。但这些做法往往是错误的。不管是调整用药的种类还是调整药量,都是非常专业的事情,必须由医生来提供方案。患者不能凭自己的想象用药,盲目或不规律用药是药效变差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按照一定剂量规律用药的,治治疗果较好。

  杨立群主任强调帕金森病是种慢性疾病,需终身服药控制症状,药物治疗较有效的时间一般只有3至5年。随着时间延长,治疗逐渐降低,药物剂量逐渐增加,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剂末现象”或“开关效应”,这时就需要考虑采用手术方式来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症状。

  手术治疗主要有脑立体定向仪帕金森微创技术和脑起搏器(DBS)技术,但不是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做的,需要经过医生的仔细评估才能使用。

  温馨提示: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咨询了解详情或者拨打热线电话: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