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治疗并非只是单纯的药物,还需要结合外科手术、心理康复治疗及康复锻炼等多学科联合诊疗,特别是患者由于长期受家庭人员的特殊照顾,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帕金森病患者在进行治疗后,除坚持康复锻炼外,还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那么,帕金森患者有什么心理特点?又该如何护理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
一、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1、抑郁:抑郁是帕金森病患者主要的情绪障碍,它对患者的预后、依从性、自我照料能力及生活质量等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典型的抑郁症状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即“三低症状”。
2、焦虑:由于患者常常对自身的健康和客观情况作出过分严重的估计,认为病情严重,难以治疗,或由于长时间治疗仍未达到理想的治治疗果,急于求成,产生了集中情绪,表现为坐立不安,怨天尤人,反复找人诉说,有的甚至彻夜难眠。
3、恐惧:患者的恐惧心理主要包括对发病情境、躯体疼痛以及社交等的恐惧,导致心理创伤。
4、情感脆弱、自我控制力差:患者的情感释放可以不受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的控制,情感表达不能按照正常的方式进行,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差,很小的一件事都能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内心的情绪体验常常立即过分地表现出来,显得很委屈,并且情感转换较快。
5、行为依赖,被动,意志力差:帕金森病患者在药物治疗蜜月期后,单纯的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控制,并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家人对患者的生活过分关照和保护,导致患者在生活方面依赖他人,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有的患者几乎没有主动行为。
二、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干预
在治疗运动症状的同时,如何帮助帕金森患者减轻非运动症状的痛苦,重塑抗战疾病的信心。总结以下几点:
1、治疗帕金森,家人要积极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如吃饭、穿衣、洗漱等,不要什么都替患者去做;对于有语言障碍者,患者可对着镜子努力大声地练习发音,减轻帕金森的危害。
2、对于长期患病,出现有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量表测评,分值较高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精神类药物治疗。应积极的鼓励患者,为其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3、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帕金森病程长,且随着时间逐渐加重,对病人精神上产生一定的压力。做好心理护理,克服患者悲观失望、焦急烦恼等消极情绪,树立正确生死观,向疾病作斗争,保持心态平衡对病情的控制很重要。
4、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爱护。很多帕金森患者患病后,回避人际交往,不与人交流,感到孤独,甚至产生恐惧或绝望心理,这个时候,家人、朋友的关心和爱护非常重要,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为他们建立愉快的工作生活氛围,让患者感到轻松。
5、为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帮助患者认识自己所患疾病的原因、表现、治疗和规律。将治疗、用药及有关疾病的常识告知患者,使之了解病情,配合治疗。
6、护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学修养,讲究语言艺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深入细致,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和患者心理活动,掌握病人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
由此可见,帕金森病除了病情的治疗,心理护理同样重要,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帕金森病人的心理护理。成都西南脑科医院作为专业脑病医院,设立了分类精细的科室,汇聚众多专业医技人才,为患者治疗提供了有利保障。
成都西南脑科医院24小时健康热线:028-68760707,全体人员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