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帕金森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之后,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全球有560万帕金森病患者,其中260万人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新发患者,中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1.7%。而且,帕金森病患者趋于年轻化,“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总人数的10%。
大家对该病的认知不足,认为颤动、走路不稳、动作慢和僵硬都是人老了以后的正常现象,造成帕金森患者的就诊率很低。
临床前期
关节麻木:患肢关节处无缘由的麻木、刺痛、蚁行感和灼烧感,以腕、踝处为主
四肢酸胀易疲惫:约1/2患者在早期曾体验过患肢难以描述的酸、胀、麻木或疼痛,并易出现疲劳感。
临床期
震颤(60%~70%):“震颤手”,手指颤动像搓丸子。
步行障碍(12%):“慌张步”,走路时小碎步且越走越快。
肌强直(10%):肌肉僵硬,咀嚼、吞咽、行走等动作减少。
运动迟缓(10%):“面具脸”,面部表情减少,“小写症”,字越写越小。
哪些因素导致帕金森病?
迄今为止,原发帕金森症的病因仍不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以下综合因素有关。
年龄:常发病于40~70岁,60岁后发病率增高。
环境:有研究发现,帕金森症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有理由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物质,损伤大脑神经元。
遗传:遗传因素约占10%,可以做基金检测明确。
精神:有研究表明,脑力劳动者患病率高于非脑力劳动者,从而推测帕金森的发病与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少和高脂饮食有关。
温馨提示:为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人较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的信息,医院特别开设了免费在线咨询服务,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24小时免费热线:028-68760707咨询。